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动科故事 > 优秀校友 > 正文
优秀校友

喜报!我院杰出校友蒋向君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5-04-15 点击量:

在连云港市的畜牧兽医领域,有一位深耕三十载的杰出女性——蒋向君。她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1届校友,现任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站长、连云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同时身兼九三学社连云港市委委员、农业推广三级研究员以及省人大代表数职。

她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矢志不渝的热忱,在守护连云港市畜禽产业健康、推动行业转型、助力科研落地等方面,泼下浓墨重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畜牧兽医事业的热爱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连云港市畜禽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成为养殖户心中的“定海神针”,行业发展的“领航者”。


三十载风雨路,筑起动物疫病“防火墙”

畜牧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然而,畜禽重大疫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对公共卫生安全与人民健康构成挑战。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肩负着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维护肉蛋奶稳定供给和社会稳定的重任,蒋向君便是这一重要使命的坚定践行者。

2018年8月3日,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这种疫病传染性极强,病畜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整个养猪行业都陷入恐慌。8月18日,正在休假的蒋向君接到江苏连城牧业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的紧急电话,得知养殖基地有50多头猪出现发热死亡现象。鉴于当时严峻的疫情形势,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有着扎实专业素养的蒋向君敏锐意识到这或许并非普通疾病。她毅然取消早已承诺孩子的旅游计划,迅速返回岗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面对毫无经验可循的非洲猪瘟疫情,蒋向君带领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解剖、抽样、送检等紧急处置工作,并仔细记录每一个步骤,留存高清照片。经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8月19日,农业农村部确认该疫情为全国第三起、江苏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深知疫病防控刻不容缓,蒋向君冲锋在前,积极组织并参与防控工作,协助政府领导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并确保落实。

酷热的8月,她身着防护服连续奋战4天3夜,衣服被汗水反复浸透。8月20日晚,一场暴雨袭来,她整个人更是被雨水和汗水湿透,但她始终坚守岗位。在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蒋向君带领团队加班加点撰写技术论文《江苏省首例非洲猪瘟的现场诊断》。论文发表后,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3天网上点击率超7.8万次,还被赞誉为“专业的解剖图片,是中国非洲猪瘟诊断的教科书”,填补了国内非洲猪瘟临床诊断的空白。此后,她又积极推动连云港市出台一系列防控文件,为疫情防控筑牢制度防线。

自199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后,蒋向君便投身畜牧兽医事业。多年来,她深知畜禽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始终将责任扛在肩头,奔波在疫病防控一线。她深入全市各个养殖场,定期采集样本,运用在学校所学的先进检测技术,及时掌握疫病动态。在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防控期间,她日夜坚守,精心制定防控方案。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连云港市畜禽重大疫病发病率持续降低,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构筑牧业新结构,端稳稳产保供“肉盘子”

蒋向君充分运用在南京农业大学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带领团队深入分析连云港市牧业发展特色,积极谋篇布局,致力于构筑牧业新结构,保障稳生产、保供应,端稳百姓的“肉盘子”。

2020年,生猪价格飙升,老百姓吃肉成本大幅增加。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住“一头猪”等指示精神,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蒋向君积极响应,组织起草并推动市政府发布《关于恢复连云港市生猪生产意见》等3个文件。她四处奔波,前往30多家全国大型养殖公司招商引资,组织召开35家拟投资企业座谈会,协调自然资源局出台全市生猪发展“一张图”,并成功举办全市大型生猪产业投资签约大会,吸引26家大型企业落地,总投资达56亿元。 在蒋向君的努力下,连云港市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成绩斐然。2020年,该市在全省高质量单项考核中荣获第三名,获得省政府奖励资金400万元;2021年全省综合考评第三,2022年跃居第一。2020 - 2024年,连云港市出售给南京、无锡、苏州等市生猪指标,为当地财政增加生态补偿资金2.3336亿元,不仅完成了省下达的考核任务,还为全省生猪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蒋向君还推动连云港市在全省辖区市率先出台《连云港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范养殖业运行。她指导东海、灌南成功申报国家级生猪产业集群、奶牛整县推进项目,获批中央资金3470万元,创建国家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8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并承办全国地方品种保种等会议3次,有力推动了当地畜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挖掘新质生产力,重构畜牧业“基因链”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连云港市拥有淮猪、苏北毛驴、徐海鸡等优良却濒危的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这些品种迫在眉睫。

蒋向君积极投身畜禽品种保护和科研工作。目前,老淮猪、徐海鸡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苏北毛驴也在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且所有畜禽遗传资源均建立了地方品种原种场。

以徐海鸡为例,这一品种曾因养殖追求高产、大量引进外来鸡种而面临灭绝危机。2017年,刚担任市畜牧兽医站站长的蒋向君接到将寄养在外地的徐海鸡带回连云港保种的任务。她多次带队调研、查阅资料,最终选定赣榆区作为保种地点,并积极沟通江苏省畜牧总站、江苏省家禽研究所和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农村局,签订三方保种协议。在争取到市财政资金支持后,顺利建成徐海鸡孵化场、保种场。2019年5月2日,960只徐海鸡结束在外的漂流生活,回到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进入抢救性保护阶段。此后,蒋向君持续推动徐海鸡的保护工作,2023年,徐海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进入国家濒临灭绝品种畜禽保种范围。

灌南黑猪同样凝聚着蒋向君的心血。灌南黑猪产仔率高,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但由于养殖主体多为散养户,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低,面临重大动物疫病威胁。蒋向君深知保护这一品种的重要性,虽挖掘种业资源不在考核范围内且工作量巨大,但她凭借强烈的责任感,利用省人大代表身份积极沟通汇报。2024年,确定了养殖主体和187亩养殖用地,灌南黑猪2023年入选江苏省种业重大品种协作攻关项目,2024年成功入选江苏省生猪产业集群项目,获批中央财政资金750万元,让灌南黑猪未来发展之路渐渐明晰。



实验室到养殖场,打通科研“最后一公里”

在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实验室,蒋向君常常身着白大褂,俯身观察显微镜下的样本,凭借在南京农业大学学到的专业技能,精准把握病毒的细微变化。她深知病毒变异迅速,必须借助先进仪器设备提升防控能力。为此,她带领团队在全省率先开展实验室CMA资质认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编制、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历经4个多月试运行。2019年1月4日,市畜牧兽医站成为江苏省畜牧兽医条线首家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的单位。截至目前,该实验室仍是全省动物疫病防控系统中唯一一家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取得CMA资质的实验室。2023年,实验室获批农业农村部陆生动物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项目,2024年被确定为国家动物疫病监测站,为全国动物疫病监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蒋向君还利用九三学社的身份,积极与省市农工民主党交流对接,成功争取农工党中央国农智库为连云港市县动物实验室和大型养殖场捐赠价值552万元的24台PCR仪器设备,极大提升了当地非洲猪瘟防控能力。

工作30年来,蒋向君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她主持省市科研项目3个,参与17个,主持的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羊秸秆颗粒配合饲料》填补江苏省内反刍动物秸秆颗粒配合饲料技术空白,主持的市科技局项目《饲料级动物油渣加工技术研究》填补省内动物油渣加工技术空白。

通过不懈的努力,蒋向君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和表彰37 项。作为 一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业推广三等奖、省市科技 进步奖9 项,全省农业推广服务先进工作者等7 项省级表彰;作为一名 省市人大代表,获市优秀人大代表2 次;作为一名女性工作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手、连云港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民主党派,被九三学社省委会表彰 3 次,市统战部表彰1 次,九三市委会表彰7 次。所在单位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荣获江苏省农业推广一等奖、连云港市科技创新领军单位、连云港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13 项奖项和表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人大会议江苏代表团讨论中对江苏保障粮食安全提出要求。连云港市作为生猪生产大市,生猪出栏量从2020年的161万头增长到2024年的279万头,增长了75.2%,在全省、全国生猪稳产保供大局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蒋向君这位扎根畜牧兽医行业三十年的南农校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专业的坚守和对事业的热爱,为畜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南农人的精彩篇章。




【编辑:邵传东    校对:邵传东    审核:汪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