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申报表
人选姓名 陈彦廷
专业专长 动物营养与饲料
工作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 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
一、个人信息
姓 名 |
陈彦廷 |
性 别 |
男 |
照 片 |
出生年月 |
1988.06 |
民 族 |
汉族 |
学 历 |
博士 |
学 位 |
农学博士 |
籍 贯 |
甘肃天水 |
政治面貌 |
九三学社 |
证件类型 |
身份证 |
证件号码 |
620524198806120053 |
证件上传 |
|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四级 |
专业专长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所属一级学科 |
畜牧学 |
所属二级学科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学科领域 |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其他 |
科研属性 |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战略高技术领域 □高端产业 □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民生科技领域 □国防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普及、科技管理等 |
工作单位及 行政职务 |
填写人事关系所在单位规范全称,应为法人单位。属于内设机构的应填写具体部门。 |
单位性质 |
□政府机关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 |
通信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1号 |
单位所在地 |
南京市 |
邮政编码 |
210095 |
单位电话 |
025-84395314 |
本人手机 |
18823451705 |
传真号码 |
025-84395314 |
电子邮箱 |
yanting.chen@njau.edu.cn |
二、主要学习经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6项以内)
起止年月 |
校(院)及系名称 |
专业 |
学位 |
2007-08 - 2011-06 |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动物科学 |
学士 |
2011-08 - 2013-06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养殖 |
硕士 |
2013-08 - 2017-08 |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动物科学院 |
奶牛营养 |
博士 |
|
|
|
|
|
|
|
|
|
|
|
|
|
|
|
|
三、主要工作经历(8项以内)
起止年月 |
工作单位 |
职务/职称 |
2017-10 - 2022-06 |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发育生殖研究中心 |
博士后 |
2022-08 – 至今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教授、博导 |
|
|
|
|
|
|
|
|
|
|
|
|
|
|
|
四、代表性成果(对应创新价值、能力、贡献有关内容,填写代表性成果,不得简单罗列。以下表格仅供参考,具体以系统填报为准。)
(一)主要代表性成果简介
申请人聚焦动物“母子营养一体化”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与线粒体互作在母源重塑子代肌肉脂肪发育发挥关键作用,明确孕期表观营养素可精准调控肌脂发育命运,对提升子代存活率、糖脂代谢健康和泌乳效率有显著作用;近5年发表SCI论文2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C、Adv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12篇,5篇IF>15,论文评为汤森路透高被引;获国家级四青人才、江苏省杰青、中国畜牧兽医动物营养学青年论坛优胜奖、江苏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省杰青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养牛学分会理事 |
(二)主要代表性成果(不超过5项)
序号 |
类别 |
名称 |
时间 |
排名 |
本人主要贡献 (限100字) |
备注 |
1 |
论文 |
Advanced Science: AMPK Suppression Due to Obesity Drives Oocyte mtDNA Heteroplasmy via ATF5-POLG Axis |
2024-05-11 |
第一,通讯 |
作为通讯和第一作者负责完成该研究 |
|
2 |
论文 |
Nature Communications: Imprinted lncRNA Dio3os preprograms intergenerational brown fat development and obesity resistance |
2021-11-25 |
唯一第一 |
作为第一作者负责完成该课题 |
|
3 |
论文 |
Science Bulletin: Embryonic exposure to hyper glucocorticoids suppresses brown fat development and thermogenesis via REDD1 |
2021-03-14 |
唯一第一 |
作为第一作者负责完成该课题 |
|
4 |
论文 |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Effects of maternal blood β-Hydroxybutyrate on brown adipose tissue functions and thermogenic and metabolic health in neonatal Calves |
2025-06-01 |
唯一通讯 |
作为通讯作者负责完成该课题 |
|
5 |
软件著作权 |
反刍分析软件[简称RuminantSight] V1.0 |
2025-07-21 |
第一 |
作为第一完成人结合本人前期研究成果创制了基于瘤胃微生物和代谢指标估测反刍家畜能量代谢效率和瘤胃甲烷排放的智能软件 |
|
(三)代表性案例(不超过2项)
限1000字以内。 孕期代谢重编程子代发育机制研究:申请人建立了母体-子代代谢调控理论体系,系统阐明线粒体重编程在跨代代谢记忆中的核心作用,为改善子代骨骼肌与脂肪发育、提升新生子代存活率及糖脂代谢健康提供新范式。 (1)率先揭示孕期肥胖跨代传递的"卵母细胞-产热脂肪轴"表观遗传机制。发现孕期肥胖可导致卵子母源印记非编码RNA—Dio3os启动子高甲基化抑制子代棕色脂肪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继而阻碍棕脂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导致子代机体T3水平降低42%、产热能力下降55%,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障碍。首次构建了基因编辑干预模型,证实激活Dio3os可逆转跨代肥胖循环,显著增加骨骼肌和脂肪比例,改善葡萄糖敏感性,该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7,唯一第1作者,2022)。首次鉴定了AMPK-ATF5/POLG路径介导的孕期肥胖诱发卵母细胞线粒体DNA突变的图谱特征,发现mt. ND5-13704G>A等3个关键致病变异位点,为靶向干预线粒体遗传障碍提供新靶点(Advanced Science,IF: 17.6, 通讯作者,2024)。 (2)首次阐明孕期应激损伤子代脂肪细胞发育的Redd1-CREB/PGC-1a轴机制。发现孕期应激引发的宫内过量糖皮质激素(GC)通过Redd1减弱CREB蛋白与PGC-1a启动子CRE调控元件结合活性,损伤胎儿与新生子代棕脂细胞线粒体再生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导致新生子代死亡率升高3.2倍。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异丙肾上腺素靶向干预方案,该方案可通过定向调控Redd1-CREB/PGC-1a轴活性,使新生子代体温升高21%、存活率提高82%(Science Bulletin,IF : 20.6,唯一第1作者,2021; J Dairy Science,IF : 3.5,唯一通讯作者,2025)。 |
(四)科技成果应用情况或技术推广情况
请填写技术实践、普及推广、科技志愿服务、科技管理等内容,附有关证明材料,限500字以内。 围绕开发研制的奶牛孕期能量蛋白平衡饲喂技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已推广到首农畜牧、现代牧业、连云港东旺奶牛牧业、江苏宝源生态牧业、江苏富阳乳业、江苏长盛乳业、宿迁金帆生态乳业等奶牛养殖公司,覆盖奶牛超12万头。 |
(五)其他代表性成果(限1项)
可提供除上述类别之外,您认为能代表在相关领域内取得成果的有关材料,附有关证明材料,限500字以内。 |
六、重大项目情况(5项以内)
序号 |
承担时间 |
项目名称(排名) |
本人主要贡献 (限100字) |
1 |
2022-01-01 |
国家自然基金委海外优青青年基金:反刍孕期营养调控子代发育与健康 (排名第一) |
主持 |
2 |
2024-11-01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奶畜日粮养分动态需求规律与精准营养供给模型研究 (排名第一) |
主持 |
3 |
2023-11-01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NEFA-Drp1路径研究妊娠奶牛肥胖通过线粒体分裂重塑犊牛皮下脂肪组织发育及产热代谢的机体研究 (排名第一) |
主持 |
4 |
2025-07-07 |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反刍家畜孕期重编程子代脂肪发育机制 (排名第一) |
主持 |
七、重要组织任职情况(5项以内)
起止年月 |
组织名称 |
所担任职务 |
2024-09 -至今 |
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养牛学分会 |
理事 |
|
|
|
|
|
|
|
|
|
|
|
|
八、重要奖项情况(5项以内)
序号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奖励等级(排名) |
本人主要贡献 (限100字) |
1 |
2023-06-10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优胜报告奖 |
学会(第一) |
作为汇报人和第一完成人获得该奖项 |
2 |
2023-07-27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系统动物营养学优秀报告奖 |
学会(第一) |
作为汇报人和第一完成人获得该奖项 |
3 |
2025-09-17 |
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青年科技奖 |
学会(第一) |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该奖项 |
4 |
|
|
|
|
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