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公示公告 > 正文
公示公告

活动总结丨2025家畜环境卫生学术研讨会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5-10-27 点击量:

10月24日下午,“2025家畜环境卫生学术研讨会·研究生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以“智能引领,绿色发展,共筑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为主题,聚焦“环境—健康—智能”三大关键词,采用“12分钟汇报+3分钟提问”的“12+3”高强度学术接力模式,共设15个口头报告,内容涵盖畜禽环境控制、动物营养与应激、智能养殖、行为福利等热点方向,全程学术氛围热烈。

论坛由吴中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焦洪超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李剑虹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王燕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分阶段主持并点评。论坛伊始,吴中红教授率先致欢迎辞,对参会的师生、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本次论坛在推动家畜环境卫生领域学术创新、助力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为论坛拉开了专业且热烈的序幕。

在畜禽环境控制与环境健康领域,华南农业大学唐小月硕士围绕大肠杆菌携带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X4)的补偿性进化机制展开研究,为养殖场抗菌耐药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新思路;南京农业大学陈可添博士比较不同滤料的生物过滤对三甲胺的去除效果,提出畜禽舍异味治理优化路径;浙江大学杜江辉博士在不利工况下提升生物滴滤器对痕量含硫臭气的去除效率,揭示性能增强与微生物功能改善机制;南京农业大学贾正顺硕士量化冬春季叠层笼养蛋种鸡舍不同截面环境参数与产蛋性能的关联,为鸡舍环境精细调控提供依据;东北农业大学张海珊硕士评估寒地冬季低速横向通风对保育肉鸡舍CO2水平的影响,为极端气候条件下通风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精准养殖与智能技术板块亮点频现:山东农业大学刘一辉博士构建不同饲养温度下蛋雏鸡能量需求模型,为精准饲喂和节能降耗提供量化工具;浙江大学王彦超博士以改进YOLOv11n实现复杂场景中发情绵羊的精准检测,推进行为识别在智能牧场的应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梁金鑫硕士开展多源图像融合的高通量羊生产性能测定研究,探索规模化、自动化的表型评估路径。

动物福利与生理机制研究同样吸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黄振吾博士揭示持续长光照对肉鸡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光照管理提供科学证据;中国农业大学程建响博士表明约束应激可扰乱小鼠卵丘细胞生物钟并抑制卵母细胞成熟,提示繁殖应激干预新靶点;华南农业大学赵悦硕士评估发酵竹粉对35—70日龄马冈鹅的生长性能与肠道发育作用,验证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潜力;东北农业大学刘媛媛博士发现根皮素可缓解冷应激诱导的肉鸡骨骼肌损伤,展示植物活性物在抗应激中的应用前景;中国农业大学王迪硕士考察孵化光照对鸡胚视网膜发育及昼夜节律建立的影响,丰富早期环境对神经发育的认识;东北农业大学张雅谦硕士从认知共情视角揭示猪的利他行为表现,为动物福利评价与群体管理提供新证据;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学凯博士阐明冷暴露对幼鼠棕色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为寒区畜禽耐寒选育与环境管理提供生理依据。

每场报告后,点评专家从实验设计科学性、成果产业转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现场学术讨论热烈且富有建设性。参会研究生表示,论坛的 “高密度、高互动” 模式既锻炼了科研汇报能力,又拓宽了研究思路。

本次论坛是 2025 家畜环境卫生学术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我国畜牧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活力。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也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我国畜牧学科向绿色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编辑:靳俪雅 校对:何青芬 审核:汪浩】                                                                                                                                                                                                    2025年10月27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