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卫岗校区理科楼C303举办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羊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特邀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Luke)Jaana Peippo博士作题为“Implementation of ARTs in breeding and conservation schemes in ruminants(反刍动物繁殖与保护中辅助生殖技术(ARTs)的应用)”的报告,学院师生踊跃参加,现场交流热烈。


讲座伊始,Peippo博士从“为何需要胚胎”切入,清晰阐述胚胎的核心价值:在动物育种中,胚胎能为优良种畜提供更多后代,还可通过胚胎贸易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在遗传资源保护领域,冷冻胚胎就是“可移动的基因库”;而在生殖研究里,胚胎为解析雌雄生育力机制提供了核心材料。

随后,她结合生动示意图,详解体内胚胎发育的完整过程——从受精形成合子,历经卵裂、桑椹胚致密化、囊胚扩张,到最终的孵化与着床,让师生直观把握胚胎发育的动态规律。同时,Peippo博士对比“OPU(活体采卵)”与“IVP(体外生产)”的技术特点:OPU需经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获取胚胎,虽胚胎冷冻复苏后活力出色,但供体准备成本高、采集间隔(至少5周)长;IVP虽需搭建专业ART实验室,却具备卵母细胞供体成本低、可每周开展1-2次的优势,如今现代商业奶牛育种已全面聚焦体外胚胎生产。

报告中,Peippo博士还分享了芬兰奶牛育种里OPU与IVP的实践历程,以及实验室体外培养胚胎与体内胚胎发育的差异——前者卵裂球更大、桑椹胚致密化更松散、囊胚形成提前,且抗冻性与染色体稳定性稍逊。此外,她还探讨了胚胎冷冻保存的优化方法,以及胚胎基因分型的技术选择(如胚胎活检与培养基检测的优缺点对比),为师生展现了辅助生殖技术在反刍动物领域的全链条应用图景。

Peippo博士长期深耕反刍动物生殖生物学与辅助生殖技术研究,成果斐然。此次讲座既带来国际前沿学术视角,又启发了师生对“生殖科技赋能育种与保护”的深入思考。
此外,学院老师与Peippo博士为下一步在绵羊繁殖领域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未来,动物科技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助力畜牧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进步。
【编辑:靳俪雅 校对:何青芬 审核:汪浩】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