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

Development:孙少琛课题组解析囊泡运输因子参与卵子受精的调控机制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5-09-10 点击量:

在生殖过程中,多精受精对哺乳动物遗传物质整倍性和胚胎发育具有致命影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卵母细胞中逐渐形成了皮质颗粒、肌动蛋白帽、透明带和微绒毛等结构,以保障受精过程中不会发生多精入卵。然而,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猪的多精受精发生率高,体内约30%-40%、体外常超过65%,显著制约猪体外胚胎生产效率与质量,影响其规模化应用。猪卵子多精受精的主要成因主要在于透明带硬化与修饰缺陷、皮质颗粒排放与转运异常,影响透明带反应等。近期研究发现Tgm2 介导 ZP3 交联,触发透明带硬化,从而控制多精与多倍体发生(Cui Z et al. Cell Death Differ. 2022)。然而,关于多精受精控制的关键环节与分子机理仍待厘清。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少琛课题组在Development发表Rab10 regulates cortical granule translocation and ZP2 dynamics for zona pellucida function during oocyte maturation的研究论文,发现囊泡运输因子Rab10是参与卵子皮质颗粒定位与透明带功能调节的关键分子。

囊泡运输因子是参与细胞内囊泡形成、转运、锚定与融合全过程的功能分子,而Rab 家族是真核生物中最庞大的小 GTP 酶家族,也是囊泡运输调控的 “核心分子开关”,通过 “GTP/GDP” 的循环,精准调控囊泡从形成、转运、锚定到融合的全过程。Rab10 是 Rab 家族成员中在跨膜蛋白(如 GLUT4、TLR4)从高尔基体到质膜的运输、内体循环、极性分泌及纤毛/吞噬体等相关运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开关,并在代谢、免疫与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发现,在猪卵母细胞中GTP 酶 Rab10稳定表达,且与皮质颗粒共定位,Rab10活性缺失影猪卵母细胞成熟,皮质颗粒和微丝分布异常。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Rab10囊泡通过调控 RhoA 通路来控制肌动蛋白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皮质颗粒的转运及透明带蛋白 2(ZP2)的功能与分布模式。而Rab10 作为小分子GTP酶,其结合GTP/GDP状态的改变同样会导致肌球蛋白 Va(myosin Va)表达异常,进而阻碍皮质颗粒向皮质区的转运,造成皮质颗粒内容物供给不足,最终削弱透明带的修饰过程。此外,研究还发现过表达结合 GDP 形式的 Rab10会导致 ZP2 表达下调且在皮质区异常聚集,从而影响透明带反应,导致卵子发生多精受精的概率增加。

综上,本研究证实Rab10 可通过调控 RhoA 通路来调节肌动蛋白动态变化,并通过调控肌球蛋白 Va 复合物来介导皮质颗粒的转运进而影响皮质反应;同时,Rab10通过影响ZP2的分布与功能进而参与透明带反应,为保证卵子的正常受精奠定物质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洪晖(已毕业)、张昆环为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孙少琛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课题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3005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KJJQ2025001, RENCAI2025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0857)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biologists.com/dev/article-abstract/152/17/dev204665/369010/Rab10-regulates-cortical-granule-translocation-and?redirectedFrom=fulltext



 

关闭